有的情侣觉得跟对方谈财产怕伤感情,但是如果你不跟对方谈财产怕将离婚吃亏。下面就来普及一下有关结婚与财产公证的误区和知识。
一、没有财产公证,婚前财产不会直接成为共同财产。
婚前未经公证,财产是否成为共同财产?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根据《婚姻法》,婚前个人财产不会因为结婚或结婚时间长而成为共同财产。因此,无论公证与否,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婚前财产原则上是个人财产,婚后获得的财产一般是共同财产。
二、没有财产公证,个人婚前财产就不会成为共同财产,婚前财产公证有什么用?
事实上,当夫妻离婚时,某一财产是否在婚前由一方获得可能会引起争议,这涉及到举证责任。对某一财产是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有争议的,主张该财产为婚前财产的一方应当提供证据。如果该方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该财产将被视为共同财产。
如果婚前财产经财产公证确认为个人财产,公证本身就是充分的证据,这就是公证的作用。一般来说,对于有所有权登记的财产,如房地产和汽车,所有权取得本身有一个登记时间,没有必要增加公证认证程序。当然,如果涉及到婚后还贷的房屋或汽车,婚后还贷部分的相关利益必须是共同的。
存款、债券等财产,存单本身也可以证明取得的时间,如果婚后未到期或到期后直接转让,连续的存单记录也可以证明其效力。股票和股份等财产都有登记数据来证明收购时间。如果他们婚后不搬家,他们自然会保留个人财产。如果婚后出售产生增值或股息,增值或股息被视为共同财产。除非双方以书面形式明确同意相关的增值或股息是个人财产(即属于财产协议的范围,将在以后进行分析),否则公证并不重要。
易轶律师温馨提示: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财产是房地产,房地产不需要经过公证就能证明购买时间。因此,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财产公证并不那么重要,没有必要太担心伤害感情和失去财产。
上述内容为离婚财产分割问题,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帮助的话,可以联系我们婚姻律师网的相关房产分分割律师,专业婚姻律师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