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不同意财产分割的办理方式是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当事人也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夫妻财产进行判决和分割。如果离婚不同意财产分割,当事人可以先收集银行账户、股票、资金流动等材料。
离婚不同意财产分割怎么办理?
夫妻双方离婚时,如果一方不同意分割财产,另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分割夫妻共有财产。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人民法院一般会根据双方的实际资产情况,依法进行分割。如果受害者出现,受害者可能会被少分或不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资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妇女和无过错方权利的原则进行判决。生活土地承包经营中夫妻享有的利益应当依法保护。
离婚不同意财产分割首先收集哪些材料?
1.确认夫妻共有财产的证据:收集夫妻共有财产的证据,包括银行账户、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车辆等,以及相关的交易细节和资金流动。
2.确认夫妻关系的证据:收集夫妻关系的证据,包括家庭纠纷、暴力、虐待等。,以及证人证言、报警记录等相关证据材料。
3.确认一方有过错的证据:收集一方有过错的证据,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以及证人证言、报警记录等相关证据材料。
其它有效证据:收集与财产分割有关的其它证据,如知识产权、债务等,以及相关证据资料。
离婚不同意财产分割起诉应注意哪些问题?
1.确定诉讼请求:起诉时,需要明确诉讼请求,即需要分割哪些资产和比例。同时,我们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2.提供足够的证据:在起诉时,需要提交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例如,可以提供夫妻共有财产的证据,夫妻感情的证据,一方有过错的证据等等。若证据不足,可影响案件胜诉率。
3.确定财产分割的原则:财产分割时,要遵循平等分割、照顾子女权益、无过错方多分割等一定原则。同时要考虑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和财产状况。
4.确定诉讼费用:根据诉讼请求和财产标的金额,需要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所以,在起诉之前,要做好资金预算和成本控制。